“吉林省黄龙戏·新城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培训班”举行结业仪式暨汇报演出

12月22日14时,文化部、教育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吉林省黄龙戏·新城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培训班”在松原市满族新城戏传承保护中心举行结业仪式暨汇报演出。

“吉林省黄龙戏·新城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培训班”是由文化部、教育部启动,吉林省文化厅和我校共同承办的国家级非遗传承人群培训项目。该项目时长1个月,共有来自吉林省地方戏曲团体的66名学员参加,邀请到来自北京、天津、上海和吉林省的十几位戏曲类专家和非遗传承学者授课。项目根据吉林省区域特色,周密筹划,广泛开展动员,大胆选拔培训新人。在课程的设置上兼顾多样化,将非遗保护通识课程、专业基础理论课、技能实践课、艺术拓展和观摩研讨相结合,在继承优秀传统艺术精粹的同时,传递了时代艺术的创新精神。

项目结业仪式由我校戏曲学院副院长李瑞娜主持。吉林省文化厅非遗处处长张志强,松原市文广新局副局长高艳宝,松原市文广新局非遗中心主任杨宗禹,松原市满族新城戏传承保护中心主任冯庆民,农安县黄龙戏传承保护中心副主任刘天昌,项目负责人、我校戏曲学院院长衣庆华,戏曲学院党总支副书记田野,以及全体学员和戏曲学院全体教师参加了活动。张志强处长、衣庆华院长分别上台致辞。

(戏曲学院院长衣庆华致辞)

结业仪式结束后,举行了汇报演出。在上半场黄龙戏经典剧目《兴国皇太后》的演出中,大胆启用两名90后新学员担任主演,两位主演均不满20岁,都是首次登台,复排了该剧目的第三、四场。下半场由满族新城戏学员带来了该剧种曾获国家级文化艺术大奖——文华奖的经典剧目《铁血女真》的第二、四场。汇报演出展现了学员们的专业素养和学习成果,在给现场观众带来耳目一新感觉的同时,也让人再一次感受到地方戏曲艺术的风采。

23日上午,非遗培训班总结座谈会在新城戏传承保护中心举行。

戏曲学院的老师们、农安县黄龙戏传承保护中心和松原市满族新城戏传承保护中心的领导及全体学员参加了座谈会。会上,大家都积极踊跃地谈出了自己在培训期间的感受和想法,并提出宝贵的意见。

中华血脉一条根,文化认同国富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们的共同财富,也是我们共同的精神家园。非遗传承人群培训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也必将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未来,作为戏曲艺术的传承人,学校戏曲学院将继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振兴戏曲事业发展,自觉肩负起历史和时代赋予我们的神圣职责,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

返回
联系方式

地址 / 吉林省长春市自由大路695号


电话 / 0431-85641085( 招办 ) 85618388(院办)


邮编 / 130021


版权所有 /吉林艺术学院  吉ICP 备 11005026号-1

                 

吉公网安备 22010402000886号

友情链接

教育部
南京艺术学院
中央美术学院
文化和旅游部
山东艺术学院
中国美术学院
新华网
广西艺术学院
中央音乐学院
吉林省教育厅
云南艺术学院
中国音乐学院
雅昌网
新疆艺术学院
上海音乐学院